捐血+造血方可支撑志愿之城

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4-05-27    

    学术沙龙

    早在2010年,广州就提出了要以举办亚运会为契机,全力打造“志愿者之城”的设想。四年后,建设志愿者之城的任务仍然在不断地推进。日前,相关部门更提出要在全市实现“志愿服务人人可为、处处可为、时时可为,志愿服务一起来、更精彩”的目标。要打造志愿之城,除了口号,路还有多长?广州还要从哪些方面下苦功?

    现状:注册人数增加并不代表活跃度高

    目标要提高参与人数和志愿时

 

    据官方介绍,广州要建设“志愿之城”,希望通过未来三年的努力和宣传,实现注册志愿者(义工)占常住人口10%以上,志愿者人均每年提供志愿服务时间不少于50小时。实际上,在后亚运时期,广州的志愿服务已有了很大的进步。

    广东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研究中心主任谭建光表示:“亚运带来的最大契机就是让市民和新广州人知道志愿服务,也让更多的人有参与的愿望。这四年来,出现了较多长期坚持服务的志愿组织,他们策划了不少灵活自主的志愿项目。”

    根据2013年广州社会蓝皮书收录的《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和规范化发展——广州市志愿服务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报告显示,广州市注册志愿者总数达123.1万人, 各类志愿服务队2036支, 志愿服务基地983个,志愿服务站1139个,每周约9.3万名志愿者活跃在社区、街头、广场等开展志愿服务。

    “被志愿”现象仍然存在

    但是,这些可观的数字背后,也隐含本地志愿服务的一些软肋。参与志愿服务研究多年的谭建光和广州志愿服务代表人物、全国“百优青年志愿者”赵广军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志愿时和志愿服务注册人数都不足以反映目前志愿服务的活跃程度,实际参与志愿工作的人和志愿时并没有数字上那么多。谭建光还指出:“目前,‘被志愿’的现象仍然存在,有些单位、地区追求数量导致注册人数增加但是实际服务却有限。”

    而在赵广军看来,目前本地志愿服务的主要模式是由官方组织的。“一些参与官方组织的志愿服务可能带特定目的,或为了积分入户或为了升学,但我认为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至少让外界更多地了解广州的志愿服务,宣传志愿服务。”而另一种“松散型”的模式,在广州也是另一支主流:“通过非官方组织,以活动去组织人,以人去维系人。这一种模式大部分不是任务式,不是‘被志愿’。首先参与者先认可这件事,便会自愿去做,去享受这个行动,这种模式更值得鼓励。”

    志愿者成分结构单一

    另外,从年龄结构上看,广州从事志愿服务的多是年轻人。根据2013年广州社会蓝皮书的调查,广州的志愿者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83.1%。赵广军认为,年轻人居多是由于目前大部分的志愿项目,尤其是官方项目都集中在高校开展,是第一种模式。但在志愿服务十分成熟的台湾地区以及新加坡,服务主体除了学生更多的是家庭主妇甚至是各行各业的在职人士。赵广军说:“找学生来做志愿服务是第一种形式,但学生毕竟还是消费者,他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地经历才能更好地助人助己。志愿服务更多的应该是享受人生,将人生的苦乐跟人分享和互相帮助。台湾地区有很好的组织,所以能吸引到各行各业的人来成为志愿服务的参与者。”

    困境:部分项目缺乏新意资金难以维系

    志愿项目同质化

    建立志愿之城,团市委提出的其中一个目标,就是要将广州的志愿服务常态化、专业化。谭建光认为首先要克服的困境是项目单一无新意。“我认为,志愿服务至少要包括‘智慧服务、信息服务、关爱服务’等多种类型。”然而,目前很多项目一窝蜂地做“关爱服务”,简单机械、单调重复,缺乏吸引力。“参与志愿时不足,原因之一也是我们仍然缺乏丰富多样有吸引力的志愿项目。”他说。因此,志愿之城未来的发展方向首要是进行项目创新,特别是让更多中产阶层、休闲人士参与的智慧服务和信息服务等等。

    项目同质化程度高,所带来的问题不能小觑。赵广军认为,目前很多志愿服务重复度极高,除了影响志愿服务的推进以外,其所覆盖的人群也是重复的:“这造成政府投入的钱、企业捐献的资金变成资源浪费,很多需覆盖的人群被忽略”。

    资金缺乏成普遍瓶颈

    在全国的志愿服务中,资金的缺乏是志愿团体普遍存在的困境,一些慈善机构因为筹集社会资金困难,难以保障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这个问题即便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广州仍普遍存在。赵广军说:“等着要钱是很多慈善机构都要面对的瓶颈。” 广州市目前有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义工联合会、妇女志愿者联合会等多个长期活跃的各类志愿服务组织, 但财政经费和有限的社会捐赠难以实现全覆盖, 基层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和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缺乏必要的财力支撑,而在志愿服务尚未成为普遍的社会价值时,资金来源除了是支撑项目继续运行的关键,适当的补贴对于推动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也有重要意义。

    赵广军坦言:“其实现在政府对于社区的志愿服务关注度还是比以往提升了不少,广州每个街道都有一个志愿服务机构,政府每年都会有拨款到各个机构。但是我更希望政府拿更多的钱去支持非官方的组织。因为这些非官方的组织关注的东西通常是与政府关注的方面作互补,比如那些真正贫困却又因各种原因申请不到低保的人士,往往是靠非官方组织去帮助。”

    出路:

    志愿服务专业化、常态化

    “社工+志愿者”利于提供专业化服务

    面对项目同质化、资金短缺,如何打造常态化、专业化的志愿服务,谭建光认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最突出的表现应是:“在生活中随时随地、自主自由参与志愿服务,不刻意、不强迫。而专业化的表现就是每个人发挥自己的特长来从事志愿服务,如有技术的出技术,有力的出力,有创意的设计公益漫画,有耐心的陪聊天等等。”要达到这一理想状态,首当其冲的是要形成普遍的社会氛围和意识,这是目前全广州乃至全国都相对缺乏的软实力,这不但需要普及宣传,更要求市民文化素养提高。

    其次,谭建光提出“社工+志愿者”机制来推动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和专业化:“特别是专业社工从事志愿组织的协调工作,有利于发现各个志愿者的特长,联系和安排专业性的服务。从这个过程中,发掘和培养更多高素质、创造性的志愿组织领袖,培育自主发展的多类型志愿组织,推动这些志愿组织寻求资源和开发项目,真正做好志愿服务。”

    “企业+组织”协助组织走出资金瓶颈

    而赵广军认为,建志愿之城必须改变过往“伸手要钱”的观念:“我们应该利用慈善资源来与有爱心的企业黏合。新加坡、台湾地区志愿服务做得很好,因为当地一些企业不只是捐血,而是与慈善组织合作造血,企业参与志愿服务之余还能收获民心和理念价值,这样才能得到更多志愿服务的延伸。”他认为,只有探索好“企业+组织”的合作模式,才能依托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比如在固定的日子提供固定的项目,提供固定的场所和服务,也给了志愿者更多专业学习的机会。”目前,赵广军生命工作室就正在跟一医疗器械企业合作为街道市民免费提供器械理疗服务,开展两个月来“纯服务、零推销”的模式为企业赢得了民心,也让市民享受到专业的服务。

    另外,为了让志愿服务更加专业化,改变整体提供志愿服务项目的能力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现状,团市委每年举办的“志交会”都将从优秀社会组织、青年企业家、青少年领域教授学者、各类基金会主要负责人等对申报的志愿服务项目进行申报指导、品牌包装和长期跟踪,更组织企业与社会组织面对面了解项目,推动企业与组织之间的融合。文/本报记者 王睿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资讯 | 热点 | 关注 | 文化 | 财经 | 科技 | 休闲 | 图片 | 视频

Copyright © 2006-2017 聚焦中国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49942号-3  帮助中心

电脑版 | 移动版